父亲节!这位华东师大姑娘和爸爸一起闯关诗书中华
今天是父亲节!最近你是否也被电视中这对父女圈粉了?他们是参加东方卫视《诗书中华》的女儿俞露和爸爸俞旭。
这位被观众笑称“坑爹小棉袄”的快手俞露是来自华东师大中文系大三的学生,她的父亲俞旭是来自华东建筑设计研究总院的电气工程师。
来看一段这对父女在现场的精彩表现:
诗书中华厉害了,俞露背完一整首《赤壁怀古》
“和父亲一起做一件喜欢的事情”
俞露报名参加节目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为了能和父亲一起做一件喜欢的事情。而此刻俞露正认真地在家跟爸爸做着决赛前的一些准备。今天是父亲节,俞露最想对父亲说的是:“无论去到哪里,都感谢您的陪伴与支持。”
节目中,俞旭、俞露父女层层闯关,终夺擂主席位后,网友纷纷赞赏光头老爸和可爱女儿的强强联手可谓是相得益彰,特别在抢答环节的对战中频频产生惊喜。
俞露身着汉服,通常以最快手速得到答题机会,反应迅速,机智灵活,犹如“风一样的女子”,而父亲俞旭却十分求稳,屡屡阻碍女儿抢答,两人因此“起争执”,就连评委嘉宾钱文忠也笑评“俞露答题是撸起袖子抢,手速简直神通啊。”
俞露说,小时候生病吊盐水时,就缠着父亲讲历史故事,所以很小就能记住各朝代皇帝的顺序。
父亲的陪伴让俞露对中国历史和文学一直保持着浓厚的兴趣,这也是她后来报考华东师大中文系的原因。
一起来看这对父女“成长”独家照片
节目中,俞露展示出深厚的古诗文底蕴,更是用“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形容父亲俞旭,调侃老爸“光头”显年轻,父女两人逗趣相处的模式引得现场嘉宾笑声不断。
俞露的成长深受父亲的影响,和今天的父女(子)关系可能不同,在往前半个多世纪的光阴中,父亲的形象多是威严而庄重的。
今天是父亲节,选取华东师大前身光华大学父子学人两组,大夏大学、圣约翰大学父子学人各一组,华东师大父子学人各一组。
一起来穿越,感受不同时代父亲的形象。
▲ 张寿镛与子女在上海派克路住处合影
张寿镛、张芝联父子
张寿镛(1876-1945),光华大学创办者,1925年至1945年,任光华大学校长。清末举人,近代著名教育家、藏书家、财政经济家。张芝联(1918-2008),张寿镛之子。早年就读于光华大学附中,1940年毕业于光华大学西语系。曾任光华大学副教授、光华大学附中校长,后任北京大学教授。
张寿镛育有六子十女,张芝联为第五子。张芝联最称道父亲的不是做官,而是创办光华大学。张芝联在晚年做了两件重要的事:一是整理、出版父亲张寿镛文稿;二是设法恢复光华大学,促成在华东师大设立了“光华学院”。平常教育子女,张寿镛总是叮嘱,“一个人立身处世,不可把自己看得太重,太重则一切不肯牺牲,也不可把自己看得太轻,太轻则认为一切非我所能做到”。
钱基博、钱钟书父子
钱基博(1887-1957),1926年至1937年任光华大学国文系教授,曾任文学院院长、国文系主任、附中主任等职。钱钟书(1910-1998),钱基博之子。1933年至1935年任光华大学外文系讲师。著名学者、作家。
钱钟书幼时,钱基博对他的管教十分严格,甚至动用棍棒惩戒。钱钟书在《槐聚诗存》序文里回忆说:“余童时从先伯父与先君读书,经、史、古文而外,有《唐诗三百首》,心焉好之。”勤奋治学是钱基博父子的共同特点。钱钟书曾称赞父亲:“先君遗著有独绝处”。
▲ 抗战期间鲁平全家在上海合影
鲁继曾、鲁平父子
鲁继曾(1892-1977),长期担任大夏大学教务长、教育学院院长。中国近现代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教育家。鲁平(1927-2015),鲁继曾之子。1947年毕业于圣约翰大学。国家港澳工作领导人,曾任国务院港澳办主任、党组书记。“一国两制”事业的早期开拓者之一。
鲁平总结父亲鲁继曾的一生:“他这一辈子,一方面教书,一方面管学校的行政。他完全是靠自己奋斗出来的,我觉得我父亲是很坚强的。他这一辈子都是为国家做事情,他是一个真正的爱国知识分子”。
▲王伯群夫妇与长子长女合影
王伯群、王德辅父子
王伯群(1885-1944),大夏大学创办者、首任董事长,1928年至1944年任大夏大学校长。王德辅(1934- ),王伯群长子。1974年任芝加哥Victor Comptometer公司集团总裁。1976年创办骏宏公司,担任CEO和董事会主席。著有《爱国者与军阀》。
王伯群育有一子四女。王德辅为长子。王德辅幼年,正值抗战后期,大夏大学已西迁至贵州办学。王伯群忙于奔走重庆、贵州两地,筹措大夏办学资金和经费,同时他也不忽略对子女的教育。王德辅回忆说:“每次父亲回到家,都将我叫到他的书房学习,亲自辅导我的功课,时常教导我要学以致用”。
▲赵家璧夫妇与儿子赵修义、女儿赵修慧合影
赵家璧、赵修义父子
赵家璧(1908-1997),1932年毕业于光华大学文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系。著名编辑出版家、作家、翻译家。赵修义(1938- ),赵家璧之子。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哲学家,着重研究现代西方哲学。
赵修义记得,父亲从外面回来的时候,经常都带回一堆书。赵家璧钟爱书,常常用读书、编书、出书、译书、写书来概括自己的一生。在他的影响下,儿子赵修义从小便与书为伍。与父亲一样,赵修义秉性温厚,为人坦诚。这继承了其父赵家璧的为人之道:对方方面面的人士都以诚相待,为对方设身处地考虑,提供细致周全的帮助。
▲褚绍唐夫妇与褚君浩夫妇合影
褚绍唐、褚君浩父子
褚绍唐(1912-2004),江苏宜兴人。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教授。著名地理教育家、历史地理学家。褚君浩(1945- ),褚绍唐之子,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华东师范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院长。著名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在褚君浩眼中,父亲褚绍唐几十年如一日勤勉治学的情景,是一种深刻的教育和鞭策。褚绍唐对子女教育并不直接说教,而是以自己的行为影响子女。他经常带幼时的褚君浩仰望天空,观察太阳、月亮和星星,讲解日蚀和月蚀现象。对子女们取得的点滴进步和成绩,褚绍唐都感到欣喜,时常鼓励子女踏实勤奋,为祖国多做贡献。
俞露图文由其本人提供,节目视频及截图来自东方卫视;6家父子故事摘自档案馆整理的《父子学人的家风传承》,整理撰写:胡琨。内容有删减。 编辑:吴冬妮
父亲,男人最温柔的名字,
祝全天下的父亲节日快乐!
欢迎评论留言写下你想对爸爸说的话~
华东师范大学官网/微信/微博
欢迎图、文、线索投稿
ecnuwechat@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