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教授辟谣:蚊子不看血型,O型血易招蚊或另有原因

2025-08-20 15:00:33

近日,清华大学医学院教授在科普讲座中明确表示,蚊子叮咬与血型无关,这一结论已被多项科学研究证实。但不少O型血人群总觉得自己更招蚊子,这背后其实有其他诱因。

蚊子叮咬 AI配图

首先,人体呼出的二氧化碳是吸引蚊子的重要信号。O型血人群未必呼出更多二氧化碳,但不同人代谢速率不同,代谢快的人(如年轻人、孕妇)呼出的气体中含更多二氧化碳和乳酸,容易成为蚊子目标,而这类人群中O型血者可能占比恰好较高,造成“血型相关”的错觉。

其次,皮肤表面的分泌物差异影响吸引力。人体汗液中的氨基酸、尿酸、乳酸等成分会形成吸引蚊子的“气味地图”。研究显示,O型血人群皮肤表面某些分泌物的浓度可能略高,让蚊子更易定位。

最后,心理暗示强化了主观感受。当O型血者频繁听到“招蚊”说法时,会更关注自身被叮咬的情况,形成“越觉得招蚊,越容易注意到被咬”的循环。

专家提醒,防蚊的关键在于减少体表气味暴露,如勤洗澡、使用含避蚊胺的驱蚊产品,而非纠结血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