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鹤时鸣丨生命是什么

2025-08-10 21:29:46

市高法院研究室 薛海明

生命是什么

读罢王立铭的《生命是什么》,结合杰里·A·科因的《为什么要相信达尔文》,对生命、对命运有了一些个人体悟。作者从物质、能量、自我复制、细胞、细胞间分工、感觉、学习、社交、自我意识、自由意志十个方面,试图带领读者在宇宙的尺度和上帝的视角下,真正理解生命的奇迹。读完之后,深感生命科学是塑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学问。

01

生命是什么?

追问生命是什么?不是想得到一个抒情式的感叹,也不是想得到一句鸡汤式的慰寄,而是想知道生命运行中最底层的逻辑,想知道个体在茫茫宇宙中如何自处。这个回答可以是科学式的,也可以是哲学式的。热力学第二定律指出,自然界的所有运动都将最终趋向于无序化,而这与生命本身的高度有序化看似矛盾。基于此,物理学家薛定谔70多年前在其著作《生命是什么》中提出了“生命以负熵为生”,从环境中抽取“序”来维持系统的组织,这一回答就是科学式的。与这一较为深奥的科学理论相比,王立铭“生命是一场持续了40亿年的无可奈何”的判断,显得更具哲学气息。生命是进化的产品,从来都不是自己的主人,作者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证:

对于我们的身体,我们没有话语权。我们每个人对于疾病或健康,尽管有些因素能够自主控制,但是在最底层的生物学逻辑里,很多时候,控制疾病或健康的是生物演化的历史。

对于人类智慧的形成,我们没有话语权。人类独特的语言功能不是自己努力学习的成果。人类基因组上一个名为FOXP2的基因很可能和人类语言的形成息息相关,与近亲黑猩猩相比,人类的这个基因仅仅存在极其微小的突变,人类拥有独特的语言能力是基因突变导致的一个意外。

对于衰老和死亡的降临,我们没有话语权。生物演化不排斥死亡,甚至在某些条件下,它会主动选择让我们死亡。“睾丸酮”这一特别重要的雄性激素,在一个男性年轻时会让其更有男子气概,更容易留下自己的后代,但男性的睾丸酮含量越高,得癌症的概率就越大,特别是前列腺癌。甚至有研究证明,睾丸酮的水平和人类寿命是成反比的。能让年轻男性充满男子气概的东西,也能让他迅速衰老和死亡。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进化让生命变成了现在的样子。我们身上的优势和弱点,没有多少是我们自己能够决定的。面对生物学规律,人必须保持清醒。

02

个体如何面对自己的命运?

如前所述,生命科学几乎所有的发现都在提醒我们,生命和智慧其实都只是演化的产品。从宏观层面而言,演化就是所有生命体的命运。从微观层面而言,每个人的基因一定程度上其自身的命运。客观面对自己的命运,才能活得通透。

一是要相信命运。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差异性导致人人生而不同,也导致了每个人的人生差异、命运差异。相信命运,是知道自己有所不能,不超越命运给自己划的线,摒弃人定胜天、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妄念。强大的唯物主义教育使我们在接受无神论的同时,也培育出了人定胜天的豪迈气概。当一个人过得顺风顺水时,往往觉得是顺其自然的事情,也很少去思考命运这一问题。罗尔斯的道德哲学认为,“运气在道德上是一个‘任意武断’的因素,依赖运气取得的‘优绩’,并没有道德上‘应得’的正当性”。但大多数成功人士却从根本上否认运气的存在,往往把获得的成就和地位归功于自己,认为自己“能力之外的资本等于零”。因此理所当然地为自己骄傲,也很容易鄙视社会底层的群体,认为其没有取得成功就是个体不努力所致。相信命运,才会心存敬畏,才会保持谦卑。

二是不能被动认命。一个人对真实世界越是了解,越会产生虚无感、无力感。对个人而言,人生走到后半程后往往会更容易相信命运,越往后走,可能性越小。年少时各种宏大的甚至不着边际的理想和幻想,随着年岁的增长,实现的可能性越来越小,人生之路越走越窄,方向越来越单一,命运就逐渐显现出来了。当个人经过诸多努力仍不能够取得成功而充满无力感时,会开始怀疑是否是命运的安排。这个时候,要求我们对于得不到的坦然接受,就是说要认命。一个很残酷的事实是,一个人出生的时间和地点,其实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的命运。但面对这一残酷事实,也不能完全被动地认命,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虽然无法使丑小鸭变成白天鹅,无法使出生于饥荒和战乱时代的人过上现代富足的生活,但找准自身的优势顺势而为,时代需要我们怎么做,环境需要我们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做,不失落沉沦,不被动认命,仍然是可行的。

三是要在给定的条件下求得最优解。如前所述,个体在给定的条件之下仍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不被动认命,关键在于在给定的条件下求得最优解。“认识你自己”,知道自己的边界,有所为有所不为,是认识命运、理解命运的唯一正确的方式。不顾现实的主张“我命由我不由天”,就是无视给定条件。完全认命觉得一切天注定,就是放弃了寻求最优解的努力,失去了个人自由,变成了命运的奴隶。神经科学家詹姆斯·奥斯丁提出,科研中的好运有四种,第一种是“纯随机性安排”,那么多人买彩票,只有个别人中大奖,这种好运完全不可控。第二种是“个人创造出来的机会”,创造的基础是勤奋,得尝试过很多很多想法才能找到一个可行的。第三种是“有准备的头脑”。科研创新不是纯体力劳动,创新往往是想法的连接,需要有不同领域知识的积累,如果头脑里没有相关知识和思维模型,好运也不会到来。第四种好运是“人设的吸引力”,比别人做得好还不够,还需要拥有别人没有的东西,是自我奋斗和历史进程共同的产物,不努力不行光努力也不行,取决于使命的召唤。光等待第一种好运,就是完全听天由命;第二种、第三种好运就是事在人为,有一分努力,总会有一分收获,就是践行在给定的条件下求得最优解;第四种好运是时至运来,就是做好充分的准备,等待命运的安排。

03

如何活出生命的意义?

假如进化过程可以像录像带那样倒带,那重新进化一次,会不会是和今天一样的结果?答案是肯定不会。理查德道金斯对达尔文进化论“随机差异性的非随机存活”的概括,十分精准。变异是随机的,进化过程中环境因素起决定作用,环境发生细微变化,进化方向就会发生累积性变化,你自己的适应性,你自己的能力并不重要,运气是决定性的因素。所以说,一个人能够降生于这个世界,本身就是一个随机事件,本身就是命运使然。“未经反省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如何赋予一个随机事件意义,需要每一个人深入思考。

萨特认为,人和物这两种存在有本质的不同,物的存在叫作“自在”,它自己就“在那里”。而人的存在是“自为”的存在,是“为了自己而不断成为”的存在。人本身没有一个固定的本质,人要不断地填满自己的本质,要不断地成为什么,因此说人的存在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展开、不断绽放的过程。这个过程要求人能够保持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在好奇心的驱动下的保持求知的欲望,这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之处,知道“是什么”的情况下追问“为什么”,就实现了从动物到人的跨越。

如罗曼·罗兰在《米开朗基罗传》中所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的本质之后依然热爱生活。能够克服了解了真实世界后的虚无感、无力感,才谈得上活出生命的意义。在这个世界上生活过,好奇过,努力过,窥探过大千世界的奥秘,本身就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编辑 校对/张琪琦 王利刚

原标题:《白鹤时鸣丨生命是什么》